日光
我們都需要且喜愛日光. 它決定了我們的心情,
同時也決定了我們對居住條件的選擇. 優秀的設計師都明白,人類是(向光性)的動物--意即人類自然而然會趨向明亮之處.

想想看你最喜歡的房間, 是不是陽光普照且充滿生氣呢?
現代忙碌的生活, 使得我們幾乎一整天都待在室內辨公.

生物學家認為, 人類的(生物時鐘)之設定, 就是日出而作, 日落而息. 此言似乎不假--畢竟, 我們都是日出起床, 日落休息的生活習性. 然而, 便宜方便的人造光線完全破壞了人類隨日出日落而作息的生活習性.

事實上, 我們接受天然日光照射的時間,
大約只有我們祖先的四分之一,此乃因為我們大部份的時間都待在室內所致.
陽光固然宜人, 但是, 過於曝曬所造成的健康危機,
已經成為當代另一種健康隱憂.

現代生活讓每人越來越少接觸陽光: 我們多數時間都躲在玻璃,
窗戶之後吹泠氣, 即使氣候涼爽之日, 也不願外出曬曬太陽.
陽光可以促進人體健康, 有此人還因為甚少曬太陽,
而患有憂鬱症呢?

與其增進室內照明, 倒不如想辨法多曬曬太陽.

建議

1. 利用機會待在室外. 例如:走路外出吃飯,
或提早幾站下車, 走路上班.

2. 從事室外活動, 減少室內活動的次數.
例如:以室外慢步跑代替室內活動.

3. 外出以走路或騎腳踏車代替開車.

4. 請隨時留意計算你每天真正曝曬太陽的時間,
並仔細觀察你的感受. 一般而言,
夏天每日曝曬時間至少十五分鐘,
冬天每日曝曬時間至少三十分鐘. 但是,
請儘量延長曬太陽的時間.

5. 請在窗戶邊工作, 尤其是窗戶大開的窗邊更好.

6. 請在花園一角擺放桌子, 椅子和適度的遮陽設備,
將此地佈置成一間室外房間, 可供休舔, 看書並曬太陽之用.
7. 如果你住在沒有花園的公寓大廈內, 在太陽照得到的窗戶邊或陽台一角擺放桌椅, 以供讀書, 寫字和休憩之用.

8. 請察看每一個房間的採光度.照相機上的閃燈是很好的測量工具, 只要室內採光不足,閃光燈會自閃光. 你會驚訝地發現, 很多看似光亮窆房間,
其實採光都不足.

9. 請增加室內採光.

10.請多嘗試各種室內人工照明設備, 並選用能讓你感到舒適者.

11.居住在都市的人最大的問題就是, 除了等公車之外, 很少有機會看遠方景物. 因此,何不利用假日行山, 細數飛鳥數目.